新闻中心
2019年,滁州凭借强劲的发展速度,以2909.1亿元的经济总量,实现冲刺“总量全省第三”的目标,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。
中新集团和滁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作为滁州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同样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,当年财政收入增长27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.9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.7%,外贸进出口增长122.5%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.1%,连续三年在安徽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前三十强。经过7年多的建设,园区初步实现“规划愿景落地成形、高端产业快速集聚、管理运营精细有效、园区面貌初展新姿”目标,已成为中新扩大合作的新实践、园区合作共建的好样板、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先行者。
中新苏滁高新区清流路与徽州路交叉口航拍图
步稳蹄疾 合作共建迈上了新台阶
2019年是园区合作共建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中明确指出:“加快推进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,推动产业深度对接、集群发展”,标志着园区合作共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园区调研时强调,要以扩区拓展为契机,深化苏滁两市产业合作,并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徽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出苏滁扩区迫在眉睫。滁州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党政代表团先后两次赴苏州对接,就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、拓展园区合作空间进行交流,达成了一致意见。在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,两市又签订了深化园区合作框架协议,明确了推动扩区发展、深化合作共建的战略方向。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国家战略,加快建设“两个园区”,构筑本地园区、合作园区“两个园区”比翼齐飞新格局。2020年初,苏州发布的“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”将中新苏滁高新区纳入“产业用地”范围,滁州已完成扩区可行性研究报告、概念性规划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,正在推进扩区论证等前期工作。
引凤来栖 招商引资取得了新成效
坚持“招商为要、项目为王”,紧抓招商、紧盯项目,打造发展新支撑。
中新苏滁高新区星恒电源项目
全年签约引进项目43个,协议引进资金107亿元。加快产业集聚,以星恒电源为龙头,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博石高科正极材料等7个项目,拉长加粗了动力锂电池产业链。瞄准行业龙头,引进了美国普立万新材料、德之馨宠物食品、加拿大麦格昆磁新材料等项目。优化营商环境,注重以商招商,借助入园企业引荐项目累计达27个,形成了“乘法效应”。园区已引进星恒动力电池、台湾达亮电子、寒锐钴业、长久汽车、胜华波汽配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投资的旗舰项目40个,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3个,在建工业项目44个,竣工投产企业114家。其中,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5个,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个,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46个;来自长三角地区项目141个、占73%,投资354.5亿元、占69.2%,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营养健康为主导的园区产业“四梁八柱”。当年新签约项目转化为开工或投产的项目19个,转化率44%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,其中当年新投产企业14家,为园区历年来最多,居全市前列。
宜居宜业 产城融合取得了新进展
全力推动产城融合,马滁扬高速以西工业片区、清流河以北商住片区承载力不断提升。
中新苏滁高新区苏滁大道与大王郢路交叉口航拍图
商住开发加快推进。玲珑湾东苑、三巽和悦郡、公园雅筑等30万平方米商业房产竣工交付。时代樾府、东方玖著、御龙湖等190万平方米商业房产加快建设。时代金街邻里中心开工建设,东升湖大酒店主体封顶。
基础设施内联外拓。20平方公里实现“九通一平”,产业片区路网向南延伸至清流河北岸,徽州路以西商业片区路网基本贯通。滁州大道跨河桥开工建设。
功能配套不断提升。二期蓝白领公寓开工建设,五期、六期20万平方米工业坊建成交付。职工子女托管中心运行良好。苏滁外国语学校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全面开班,高中部开工建设。上海兰卫医学检验中心投入运营。珠江路变电站实现并网,双城路变电站开工建设。
景观打造成效明显。清流花谷、徽州路滨水绿廊分别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工程类银奖、铜奖。清流河景观带、滁州大道绿廊等景观加快建设,新开工绿化面积56万平方米,竣工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。
创新引领 科技创新迸发了新活力
中新苏滁高新区新加坡欣阳精密科技项目
完善扶持政策。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“三十条”,扩大政策覆盖面,提升扶持精准度,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创业。
搭建服务平台。与国内知名运营主体合作建设苏大天宫科技产业园、云谷天汇人工智能孵化产业园、华普亿方创业大学、工投中科院创新院等创新服务平台,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、高品质服务。
培育创新主体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,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,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。沛愉公司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5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,1家企业在专精特新板挂牌。中国科学院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与园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
引进高端人才。刚性招引和柔性使用相结合,引进院士1人、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、博士39人、市级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。